Vilnius大教堂和鐘樓


行程()St. Nicholas ChurchCathedral

St. Nicholas Church
Sv. Mikalojaus baznycia﹞是我們這趟旅程所看到的第一座教堂。這是個十四世紀的、立陶宛目前現存最古老的天主教教堂,它有著哥德式教堂的外觀,內部的裝潢則是十六世紀時的作品,但是它的鐘樓卻採用巴洛克式的風格。比較特殊的地方在於這裡是19011939年間Vilnius唯一可以使用的教堂。我們到的時候教堂並沒有開放,只能欣賞教堂的外觀和偷瞄內部陳設。當地許多媽媽拉著嬰兒車坐在樹下聊天或看書,這樣的生活也挺舒適的。

St.
Nicholas Church


樸實的教堂內部佈置


古城區小巷



Vilnius
Information Center位在靠廣場的那側的舊市政廳中,這陣子因為舉辦籃球賽的關係,廣場上架設了超大的電視螢幕,假如立陶宛隊有出賽,這邊應該會擠滿幫忙加油的民眾,不知道會不會很熱鬧。

歐洲盃籃球賽的宣傳籃球



表演舞台和大型螢幕的市政廳廣場



超小台的City Tour Bus



這真是充滿帥哥和美女的國家



我們在Information除了想知道如何很有效率的把著名景點都走完﹝服務人員直接給了我們旅遊手冊,然後說按照數字標記的順序走就可以了!﹞、哪邊有銀行可以讓我們換錢、還有一個很怪的問題:之前在網路上某篇遊記有到一家餐廳,全豬肉的料理超誘人,只是不知道店名和餐廳位置,所以拿了當時網路上的照片請服務人員幫忙指認,當他看到像是報紙的菜單的照片馬上就念出了餐廳名稱,只是他說這家餐廳在幾年前很棒,可惜現在變貴、品質也退步了,不是很推薦!他建議我們假如想吃傳統料理可以改去Forto Dvaras,便宜、味道又棒,這家餐廳原本就列在我們必吃名單之中,一定要去試試。

換好錢之後已經接近下午兩點了,快二十個小時沒吃到熟食的我已經餓到晃神,我們就挑了銀行附近的Zemaiciai用餐,這是間把以前修道院的地窖儲藏室改裝而成的餐廳。等服務生把菜單送上來時,大家臉上浮現了三條線!我們太強了!來立陶宛的第一餐馬上就吃到了剛剛傳言中有點像是地雷的餐廳!

不起眼的餐廳門口



餐廳的吧檯



很古典的餐廳



像報紙的menu



根據服務生的推薦,我們決定用合點的方式用餐。澱粉類我們選的是立陶宛傳統的馬鈴薯料理Zeppelins with meat18 Lt﹞,服務生說這個份量不多、建議我們點了兩份,不然會不夠分。等上菜後才發現他們都是大胃王!這種東西最好會吃不飽啦!它似乎是把馬鈴薯磨成漿狀後、包肉一起加熱,吃起來肉餡的味道很像是我們大黃瓜鑲肉,外面看起來像是肉圓皮,但完全沒有咬勁,上面淋的肉末醬有用奶油,搭配起來變得很香、原本無味的馬鈴薯肉圓變的有味道了,只是這個飽足感十足,吃完根本就飽了。

Zeppelins with meat



一杯酒一盤馬鈴薯



主菜部份是一份給四至五人享用的Pitch-fork110 Lt﹞,它是各種烤肉﹝雞胸肉、牛肉和豬頸肉﹞各兩塊,搭配青菜、馬鈴薯、薯條和醬料,這道算是我們這趟最讚的﹝但不是最貴的﹞烤肉,肉質本身也不賴、烤的不會老,可惜份量不多,吃起來不是很過癮,倒是再看到馬鈴薯和薯條就有飽了,根本不想吃。

Pitch-fork


Pitch-fork
下面的配菜


甜點是Grandmother’s Pancake16 Lt﹞,這個吃起來很像是用麵麩,搭配葡萄乾、奶油和一點甜酒去烤,上面的蛋沒有完全熟,熱呼呼的吃起來不錯。另一個要講的就是這邊的啤酒300ml的只要4 Lt,不到50元台幣的啤酒根本就是便宜到暴,準備開始一路喝到底!不過今天中午我喝的是kvass500ml 5 Lt﹞,這種俄羅斯的酒精濃度0.05%、小朋友也可以喝的飲料就有點像是我們的黑麥汁,比較不甜、麥香濃郁、很順口。這餐加大家的飲料後一共是200 Lt,假如這樣都算CP值不高的,我開始好奇一般的餐費到底多便宜了!

Grandmother’s Pancake


吃飽後往位於古城最北邊的Arkikatedra BazilikaCathedral﹞走去,途中會經過他們的總統府,這棟十五世紀的建築直到十八世紀末都還是被當成大主教的住所,據說拿破崙和率領俄國軍隊擊退拿破崙的名將Mikhail Kutuzov經過此地時都是住在這邊,現在就被當成總統辦公室,漂亮的內部裝飾就不能參觀了。他們有一點和我們很不一樣,總統府前的廣場一個警察、憲兵都沒有,完全沒有這是管制區的感覺,就像是一棟靜靜待在路邊的歷史建築,到底誰是民主國家啊?

整修教堂的工人


一個人都沒有的總統府


今天在Arkikatedra Bazilika對面在舉辦Vilnius Live Muzikos Fiesta,也就是音樂嘉年華。我們到的時候節目還不是高潮的部分,現場只有一些音樂表演者在台下聊天、等待,還有整排的攤販,很有意思的是,這些攤販除了販賣當地料理外,還有土耳其的沙威瑪,只是他們的肉看起來已經被烤的太老了。Wenlen買了一盤傳統的豬肉、大顆的豆子和馬鈴薯料理﹝10 Lt﹞,我對這盤的印象就是好鹹阿!吃了之後要狂灌水。他們的生活型態很傷身:人手一根菸、早上就開始喝酒、然後又吃這種料理,難怪他們男生平均壽命不長。

有點冷清的音樂嘉年華


整排的攤販


很鹹的豬肉馬鈴薯和各種料理


小女孩要買沙威瑪


Arkikatedra Bazilika
是座十三世紀的天主教教堂,不過現在的樣貌是在十八世紀末重建的,旁邊的鐘樓高達57公尺。當時是採用新古典主義的風格,在教堂的屋頂上有三個雕塑,相傳南側的St. Casimir象徵著立陶宛、北邊的St. Stanislaus象徵著波蘭、而中央的St. Helena則是象徵的霸主俄羅斯。這個教堂另一個很特別的地方是St. Casimir Chapel,這個十七世紀的禮拜堂使用全花崗岩的牆壁、栩栩如生的雕刻。我們碰到了一團很像他們進香團的旅客,進來後就直衝這個禮拜堂,聽完解說後在裡面開始唱起了聖歌,唱完之後馬上快閃離開,完全令人摸不著頭緒。


大教堂內部


Casimir
禮拜堂


Casimir
禮拜堂內


另一個禮拜堂


教堂前面的廣場就是
Katedros aikste,廣場上的雕像是Gediminas紀念碑,相傳他是立陶宛的第一個統治者;另一個重要的是寫著STEBUKLAS﹝奇蹟﹞的石板,當地傳說假如在石板上轉三圈﹝書上是說逆時針轉三圈,可是我們聽到的是正三圈、反三圈再跳三下;也有資料是寫轉一圈﹞,心中的願望就可以實現。這裡也有另一個歷史意義:在1989年的823,波羅的海三小國的人民發起了Baltic Way的活動,大約兩百萬人手牽手組成了一條從Vilnius經過BauskaRigaParnuTallinn﹝剛好跟我們這次的路線一樣!﹞,一共超過了六百公里。這是為了抗議在1939年時,蘇聯和德國簽訂了有佔領了他們藉口的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現在他們用這樣的活動追求國家的獨立,在活動後六個月,立陶宛成為了第一個獨立的蘇聯加盟國,這塊板子正是當年立陶宛端的起點。

Gediminas
紀念碑


大教堂廣場


我希望~~


籃球風格的燈柱和街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ㄚ玖 的頭像
    ㄚ玖

    阿玖各地隨寫

    ㄚ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