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趟旅程的路線圖
“Baltic!”“那是哪邊?”“波羅的海!”“這在歐洲的哪裡阿?”這就是決定這次旅行的目標後和大家對話的內容。其實我說的也不算完全正確,波羅的海這個歐洲北部的內陸海範圍還滿遼闊,包含了九個國家:丹麥、德國、波蘭、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俄羅斯、芬蘭和瑞典。這趟的目的地就是當年考地理時總要把國名背的滾瓜爛熟的波羅的海三小國,雖說是小國,誰知道查了資料後,愛沙尼亞面積約四萬五千平方公里、拉脫維亞超過六萬、立陶宛更超過六萬五,每個“小國”都比我們大了不少。
波羅的海的地圖
2010年11月25日,歐盟理事會宣布台灣公民入境申根國家可以無需簽證逗留90天;愛沙尼亞於2011年1月1日 開始加入歐元區,成為歐元區第17個會員國。按照以往經驗,只要加入歐元區之後的物價就會開始飆升到和其他歐元國家差不多的水平。以經濟角度來看,想要利用免簽證的福利、又有時效急迫性的﹝未來這裡就會變跟西歐差不多的物價!﹞暢遊歐洲某處,這裡是個不錯的選項。
以歷史角度來看:立陶宛在十三世紀時成立大公國,十六世紀和波蘭合併,但在十八世紀時被俄羅斯、普魯士、奧地利瓜分,立陶宛這區被分到帝俄的領土,一次世紀大戰時被德意志帝國佔領,在1918年有短暫的獨立過後,二次世界大戰時被蘇聯占領,一直到1991年才正式獨立;拉脫維亞在十三世紀時就加入了漢莎同盟,經歷瑞典和波蘭的占領後,十八世紀時也被帝俄佔領,一樣在1918年短暫的獨立後也被蘇聯併吞;愛沙尼亞則是在十三世紀時被丹麥人佔領,經過瑞典、波蘭、帝俄、蘇聯佔領才能獨立。這三個國家都是因為地理位置的關係所以有著悲慘的命運:立陶宛在二戰時人口減少了三分之一、愛沙尼亞男人則是因為組裝部隊反抗蘇聯而被懲罰的流放西伯利亞,到現在俄羅斯人的比例居然和愛沙尼亞人差不多。而我則是對於他們這邊有著北歐維京、俄羅斯、德國漢莎同盟、自己本身這樣混合的文化、飲食、建築很有興趣,但我又擔心他們加入歐盟後會開始西歐化,在這樣下去原本的風格會逐漸消失﹝果然愛沙尼亞的塔林已經和歐洲平常的城市沒什麼不同了﹞,所以有機會要儘快去看一下。
以嘴砲方面來說:世界上女男比例最懸殊的國家就是拉脫維亞,這裡的女男比相差8%﹝54% : 46%﹞,據說這邊的女性兼具俄羅斯人的美貌和西歐的優雅,而且知識水平又很高,原本應該是眾多男性追求的正妹卻因為性別的失衡而在每年5月29日舉行正妹的festival,有機會當然要去看看。
有了這些亂七八糟的藉口,這趟旅程的目的地就選定了波羅的海三小國:立陶宛、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我們的計畫是從最南端的立陶宛開始玩起,除了首都Vilnius外還有附近的Trakai,往北經過十字山Kryziu Kalnas後到達拉脫維亞首都Riga,我們會在Riga附近的Sigulda、Rundale Palace晃晃,然後繼續往北到愛沙尼亞的度假勝地Parnu,最後抵達愛沙尼亞首都Tallinn。
飛機部分:旅遊時間對我們很寶貴,轉機和飛行時間越短越好。我們選擇了芬蘭航空:禮拜四晚上20:55﹝這樣可以上完班才出發﹞飛往香港後,轉搭00:25的飛機到Helsinki,然後等三個半小時後轉機到立陶宛首都Vilnius;回程則是21:30從愛沙尼亞首都Tallinn起飛,等一個半小時後從Helsinki飛往香港再回台灣。
貨幣部分:除了愛沙尼亞已經取消了他們原本貨幣Kroon﹝EEK﹞改用歐元外,其他兩國還是使用自身的貨幣:立陶宛的Litas﹝Lt,1 Lt = 12 NT﹞和拉脫維亞的Lats﹝Ls,1 Ls = 60 NT﹞。這兩種貨幣比較冷門,連在Helsinki都不能匯換,必須要到當地才能換錢。
拉脫維亞幣
交通部分:三國的首都市內有著三種大眾運輸工具:Buses﹝公車﹞、Trolleybuses﹝無軌電車﹞和Trams﹝有軌電車,Vilnius沒有﹞;在城市和城市的交通則是選擇火車或巴士,可惜三國之間鐵路並沒有串在一起,據說現在可以從Riga搭火車到Tallinn,不過詳情不是很確定。這些交通資訊在網路上還滿詳細的。
立陶宛首都Vilnius的交通網時刻表
這邊可以查詢前往機場﹝Oro uostas﹞或火車和巴士站﹝Stotis﹞的交通方式
Vilnius到Trakai
搭火車和客運
Vilnius前往Kryziu Kalnas,然後轉往拉脫維亞首都Riga
要先搭車前往Siauliai
從Siauliai搭車前往十字山﹝要在Domantai下車﹞
回程也是在Domantai搭車回到Siauliai,然後再從這裡搭車前往Riga
拉脫維亞首都Riga的交通網時刻表
這個對我們而言是用來查詢前往著名餐廳Lido的方法
Riga前往Sigulda
火車和巴士
Riga前往Bauska
Bauska到Pilsrundāles 去程和回程
Riga前往愛沙尼亞的Parnu
Parnu前往Tallinn
愛沙尼亞首都Tallinn的交通網時刻表
從這邊可以查詢前往機場﹝Lennujaam﹞或長程巴士站﹝Bussijaam﹞的方式
旅館部分,理論上這邊的物價比較低,我們設定的預算是一晚50 Euros。結果在立陶宛的Vilnius就遇到狀況,我們前往旅遊的時候剛好遇到Vilnius正在舉辦歐洲搶奧運門票的歐洲盃籃球賽EuroBasket 2011,便宜或位置不錯的旅館根本訂不到,最後總算找到一間從機場可以到、有空房間的旅館Hotel Vilnius Europolis﹝70 Euros﹞,雖然距離古城區有一段、房間比較簡潔﹝沒有洗髮精,只有土耳其香味的肥皂﹞,但早餐很不賴,咖啡是現沖的、服務員態度也很友善。
Vilnius的Hotel Vilnius Europolis外觀
地球の歩き方的バルトの国
Hotel Vilnius Europolis房間
拉脫維亞的Riga我們是住在火車站、巴士站對面的Boutique Hotel Monte Kristo Riga﹝NT 2114﹞,這間飯店最大的優點就是位置超方便,過馬路就是車站、另外一邊離換匯場所超近,飯店內部裝潢古色古香,他的缺點就是房間很小,double room沒辦法開兩個大行李箱,另外就是網路速度很慢,連PTT會斷線。
Riga的Boutique Hotel Monte Kristo Riga外觀
Boutique Hotel Monte Kristo Riga大廳
Boutique Hotel Monte Kristo Riga房間
愛沙尼亞Parnu我們是選在最熱鬧的Ruutli tanav和巴士站附近的Koidulapark Hotell﹝60 Euros﹞,優點就是房間超大、電視台超多選擇、沐浴乳不賴,缺點大概就是沒有電梯,必須自己把行李抬到三樓、還有房間內沒有Wifi,必須要大廳上網。
Parnu的Koidulapark Hotell外觀
Koidulapark Hotell大廳
Koidulapark Hotell房間
Tallinn則是住在古城區旁邊的Metropol Hotel﹝NT 1875不含早餐﹞,優點是飯店很高級、服務員很棒,介紹我們的餐廳都很優,缺點大概就是沒有空調還有因為我們是住天井旁邊,所以一樓在唱卡拉OK我們會聽的到,不過其實都是倒下去就睡死了。
Tallinn的Metropol Hotel大廳
Metropol Hotel房間
最後就是旅遊書的選擇,這裡並沒有中文的參考書,英文版的Lonely Planet的問題是編輯時間比較早,改用今年出版的是Rough Guide的Estonia, Latvia & Lithuania;為了有圖片和詳細地圖可以參考,所以找了“日文的地球の歩き方的バルトの国”;“るるぶ的バルト三国”這本書介紹食物非常詳細、另外在三個首都會幫你排出旅遊路線,雖然看不懂日文但還是非常好用。
Rough Guide的Estonia, Latvia & Lithuania
るるぶ的バルト三国
備用可惜沒去到的地球の歩き方北歐五國
做好了這些行前準備後,就可以準備出發了。其他事項到時候再說,反正只要歐元帶的夠,相信一切都可以解決的!